道教不存在轮回信仰,其地道教传统颂扬自然万物之神秘奥妙
2023-10-18 12:04:32 2
道教中有关于轮回的学说吗?
嗯??好像没有。不过跟佛教思想的融合,可能会有涉及。
中国人在这一话题上,态度体现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中——
不要鬼,不要神,只要成仙;轻来世,不前世,只重今生。
-----------------------------------------------------
你可以对比一下:
佛——转世说
基督——赎罪说
伊斯兰——天堂说
中国道教——升华仙界说
-----------------------------------------------------
下面是我自己的观点哈——
正直为神,清净为仙,你如能做到正直清净那你就是活着的神仙。所谓神仙应该是为人们办了数不清的好事,受到人们的敬仰、爱戴,深得人心的人,他们无论活着还是去世都是神仙,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或许就是常说的“毂神不死”吧。
谁知道道教有轮回一说吗?
道教中有个六道轮回 是
天道───┐ 地狱道───┐
人道 ├三善道 饿鬼道 ├三恶道
阿修罗道─┘ 畜生道───┘
这表是依上中下三品善恶的轻重,而排列的秩序;若依乐报的递减,和苦报的渐增,则应阿修罗道以下为畜生、饿鬼、地狱。因畜生道在因上为下品十恶,在果上则与人类接近,而同处在一空界之中,且有与人同一样的享受者,如爱猫,爱犬之类。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
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仙、神圣才能够跳出五行,不入轮回.
道教中:"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六道轮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觉。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的意思,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后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
“轮回”是什么意思?道教中的“五道轮回”指什么?
“轮回”的意思是,佛教当中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肉体会死亡,但是里面的灵魂却可以不断的循环,从一个身体里脱离而出投胎成为另外一个人,从而可以无止息的循环,生死相续。
道教中的“五道轮回”指神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轮回的说法是释迦牟尼佛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重新打造,最后归为己用来发展佛教。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如果死了就跟重生是一样的,因为这个人的灵魂还在。但是如果灵魂没有“领悟”或者“修仙”,那就必定会在红尘中不断沉沦,轮回不断,无法解脱。
“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大智度论卷十六说众生轮转五道,回旋其中。 大乘心地观经卷三:有情轮回,生于六道,如车轮之无始终。成唯识论卷四说,有情众生,由四根本烦恼,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自如观佛三昧海经卷六。
因而佛教按照善恶来分,分成六道。
道教和佛教的轮回相比,少了阿修罗道。道家讲究阴阳平衡,人就是大自然阴阳调节后的产物。如果生前做的坏事多,那么死后的魂体属于阴性,会去幽冥界,去饿鬼道、地狱道或者畜生道。如果生前积德向善,好事做的多魂体就会偏向阳性,回去天上当神仙,入神道。然后根据修行等级,再来划分是鬼仙、人仙、神仙、天仙、地仙等等这些仙级等级。
轮回的说法,给了贫苦大众一个虚假的希望,毕竟没有人知道死后到底是怎么样。但是这个说法把人的善恶和死后的状况做了个联系,起码体现了道教对生命的尊重,对修性守道的追求。最后达到脱离“五道”,生道合一的境界。
道教有没有像佛教中的修行果位?道教修行的没有出轮回的吗?没有证到相 ...
有啊,道教最高的就是天仙了,到了宋朝因为宋徽宗信道教所以为了和佛教的佛果齐平他又编了个金仙位进去。道教当然出轮回了,仙不是神,不是天人道里的众生早就脱出轮回了,道教吸收了佛教的一些东西,也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无色界之上是四梵天,然后是三清天,最高天的是无极大罗天,这一天就相当于佛法界了,按照这个对比三清天就相当于菩萨法界,四梵天就相当于把声闻和缘觉2界和而为一。
天界的神仙也会轮回吗
这只是佛教的说法,佛教的天界和道教的天界明显是两个概念,不要把两者混淆。玉帝是道教神仙体系里的神仙,而六道属于佛教的体系,佛教最高理想是成佛,而道教最高理想是成仙,不同体系的东西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在某种程度上道教的神仙=佛教的佛祖。只是在民间信仰中才会将两者混淆。
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六类为“凡夫”,故称“四圣六凡”。
四圣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者”。1、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有自觉(自己已经觉悟)、觉他(能令他人觉悟)、觉行圆满(自己的觉悟达到了究竟圆满)三种含义。具此三觉名之为佛;如释迦牟经佛、阿弥陀佛等。佛教以佛为四圣中最高者,谓对宇宙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明了。《摩诃般若经·道行品》称:“通达实义故名为佛”,“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学佛成佛是佛教徒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2、菩萨。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即觉悟的有情,有自觉、觉他两种含义,但缺“觉行圆满”。故次于佛。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二称:“菩提名上道,萨埵名深心,深乐菩提,故名菩提萨埵。”佛和菩萨皆是大乘圣者。3、缘觉。辟支迦佛陀之意译,亦作“独觉”或辟支佛。据佛教解释,多出在无佛之世。因根性较利,自己观察当前事缘而能悟道,故名缘觉。又因不待师友指点,自然悟道,亦称“独觉”。《大智度论》卷十八称:“辟支佛有二种,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在三乘中属中乘圣者。4、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法华经·信解品》称:“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声闻,一般又可分为四级,即须陀洹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通称为四果圣人,以阿罗汉为最高。在三乘中属小乘圣者。
六凡三界内的六种凡夫众生。虽同为凡夫,但因善恶业果境地的不同,又分为六种,名为六凡,亦称六道。1、天道。即天界众生。有三界二十八重天。从人间往上有六重,名“欲界天”,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欲界以上有四禅十八天,名为“色界天”,因没有男女情欲,只有色相庄严,故名色界。四禅中初、二、三禅各有三天,四禅有九天,合为十八天。色界之外另有四重,名“无色界天”。因没有色身形相,故名无色界。它只有精神心识的存在,通常还都处在寂静定境,故又名 “四无色定”,也称“四空天”。2、人道。指人类众生。诸佛贤圣多出在人间。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若断集,慕灭修道,能明理祛惑,转凡成圣。《大智度论》卷四称:“佛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种”。3、阿修罗道。属于非天道,是一种大力鬼神,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4、畜生道。包括牛羊豕马及一切虫禽兽等。此等众生,生活住处多受自然的支配,无改造环境的能力。有的依附人类生活,如牛羊鸡犬等;有的弱肉强食,如虎狼之于獐兔,鹰鹞之于雀虫。5、饿鬼道。是一种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在饥渴之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佛经中谓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之声者,常受饿渴痛苦,故名饿鬼。6、地狱道。即地下牢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
佛教认为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奉行上品十善业,修四禅定及四空定等,可分别生三界诸天道;修五戒或中品十善业可生人道;作下品十善业可生于阿修罗道;作下品十恶业者,多堕畜生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于饿鬼道;造上品十恶业及五逆罪者,即堕于地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