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简介 传统食粽的饮食文化
2022-08-13 00:25:53 1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永远流传,其中关于传统节日的传承也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由来与传说,想要更好的了解一个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当天融入生活我们就需要去了解节日的由来,那么关于端午节有何由来与传说呢?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亦称端五,端阳,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即“开端”、“开始”;五即五月初五;午与五是同音通假字,“端五”后来就通用为“端午”了。辞源说:农历五月初五即为端午。又说:晋人周处的《风土纪》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鹜即鸭,角黍即粽子, 粽子外面有角,里面有米。此句意思是说:大家都在端午节煮粽子吃,一只只粽子就像一只只鸭子漂在水中一样。
过端午的传说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民间端午食粽讲究
首先粽子要热透再吃,其次老人应选迷你粽,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黏度高、不易消化。专业医师建议,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保存时一定放冰箱保存。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者肉,因此在初夏炎热的天气里很容易变质。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3天内吃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