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什么时候开始的(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历史)
2024-07-27 09:28:35 1
12生肖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南北朝时期。
《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这是关于属相的最早史料记载。
十二生肖起源于哪个朝代
中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十二生肖之说,最晚应形成于汉代,在东汉十二生肖已经形成。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
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11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
十二生肖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惟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十二生肖什么时候出现的?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
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扩展资料:
古时候,为了让贫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
十二生肖的起源很早,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已经出现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类,由此可推测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十二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时期。
我国古籍中记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相配合来纪年。同时,也有采用地支配合十二种动物来简单纪年。到隋朝时中原历法传至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历法的纪年上仅吸收了十二种动物纪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生肖的来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出生时间
以出生的年份记。例如今年2023年的生肖是“羊”,因此2023年又称为羊年。在今年出生的小孩,生肖属相就是羊。
十二生肖相对应的时辰?
十二地支对应着一年的12个月,但干支记月是以二十四节气的12 个节为界线。立春是寅月的开始惊蛰为卯月的开始,立春至惊蛰这一时段为寅月,惊蛰至清明之间为卯月。依次类推。 在公元记时中一天的起始时间是半夜12点。在甲子记时中一天的起始时间是半夜11点。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等份,用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现代记时方式将一天分为24小时。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地支 生肖 节气时间段近似阴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时刻 五行 阴阳子 鼠 大雪—小寒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 水 阳丑 牛 小寒—立春十二月 1月 1时—3时 土 阴寅 虎 立春—惊蛰正月 2月 3时—5时 木 阳卯 兔 惊蛰—清明二月 3月 5时—7时 木 阴辰 龙 清明—立夏三月 4月 7时—9时 土 阳巳 蛇 立夏—芒种四月 5月 9时—11时 火 阴午 马 芒种—小暑五月 6月 11时—13时 火阳未 羊 小暑—立秋六月 7月 13时—15时 土阴申 猴 立秋—白露七月 8月 15时—17时 金阳酉 鸡 白露—寒露八月 9月 17时—19时 金阴戌 狗 寒露—立冬九月 10月 19时—21时 土阳亥 猪 立冬—大雪十月 11月 21时—23时 水阴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时辰的划分: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