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十二时辰吉凶表(十二时辰对照表)
2023-11-06 02:07:21 3
十二时辰吉凶的推算
我不大相信,我觉得人定圣天。
易经中 十二时辰各指什么意义?
子时23:00-1:00, 丑时1:00-3:00, 寅时3:00-5:00, 卯时5:00-7:00, 辰时7:00-9:00, 巳时9:00-11:00,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 酉时17:00-19:00, 戌时19:00-21:00, 亥时21:00-23:00
中国古人把日月时年将等都统一用干支表示。然后用时间按照一定的方法排列得出一个象。象者,像也。时辰几乎没有唯一的意义,它至少需要一到两个干支排列成像才行。比如说星座与月份。月份西方是
1月2月3月4月5月……中国是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都是太阳历法,所以至少1月1日是在子月内、2月1日是在丑月内
星座是
魔羯座(与冬至后是同一时间)、水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
中国表示为
丑将(与冬至后是同一时间)、子将、亥将、戌将、酉将……
至于一日内时的表示西方又分24,而中国的始终用12地支子丑寅卯辰……表示。
年现在是公元2023年丑年,明年2023年寅年,后年卯年
单独的时辰或地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时间的表达。
至于易经,本质上是图像解释,卦就是一张图,但是一般人很难直接明白这些二进制图,所以需要在八卦上纳甲(纳干支),然后用纳甲解象理解卦。
青龙是消息吉金匮是钱财吉其余的都是啥吉
,司命,星官名,属虚宿,有两星。司命,神名。汉族传说中掌管人的生命的神。一、按楚文化,司命的地位极高,分大司命和少司命主。司命,大司命主管人生死,少司命主管人福禄。二、掌管人类寿命的神︰又作伺命。据风水学中认为宅中有十二个神,即青龙,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白虎,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古代相传与十二支相应的十二个神。所主不同,神名各异。一日有十二时辰,其顺序是:青龙,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白虎,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十二时辰神煞吉凶1、吉神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2、凶神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旧时以星象来推算吉凶,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个星宿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称为“黄道吉日”。泛指宜于 办事的好日子。神煞有年、月、日、时之分,各有所主,吉日的选择主要是对日的选择,就象算命术一样重视日干,但吉日的选择并不是不顾年,月,时的吉凶,而要相互观览,综合选择。黄道黑道神煞有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元武,司命,勾陈。选择术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黄道吉日,指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黄历中的吉时是怎样推算出来的。择日不只包含定一个日期,还应是具体到吉时。按照易经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原理,吉日中有凶时,凶日中有吉时,也就是吉日不全吉,凶日不全凶。吉日、凶日都必须选择一个“吉时”。在日和时的搭配上逢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为黄道吉,余为黑道凶。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是几时??
子为23~1时
丑为1~3时
寅为3~5时
卯为5~7时
辰为7~9时
已为9~11时
午为11~13时
未为13~15时
申为15~17时
酉为17~19时
戌为19~21时
亥为21~23时
十二时辰怎么看?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与现代时间对照。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
今日十二时辰吉凶?
两节课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