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木石姻缘”——让你不得不看的金玉良缘拼音版
2023-07-01 20:08:57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玉钗姻缘宝玉、宝钗之间的所谓“金玉良姻”,却是癞僧、跛道专门为贾宝玉量身定制的姻缘,在书中正代表了作者所要肯定、所要宣扬的“出世”精神!而在这个方面,非常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书中癞僧、跛道对待钗、黛二人的态度的截然不同。按小说交代,钗、黛小时候均得过“无名之症”,任凭吃遍凡间的医药,均毫无效验。此时,又都有一癞头和尚出现,主动地要为她们疗此奇怪之病。然而,同样是这个癞头和尚,他为宝钗、黛玉开出治疗方案,却大不相同:对黛玉,他要求化她出家,并提出警告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见第3回)——明显表现出对黛玉未来情感与姻缘的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这样的治疗方案,自然为黛玉一家所拒绝。而且,癞僧的话,也被看成了所谓“疯疯癫癫”的“不经之谈”。对宝钗,癞头和尚却完全没有提出这么苛刻的出家或“禁锢”要求,相反,他倒是主动地为宝钗未来的婚姻,指明了对象:他不仅送予宝钗实实在在的海上仙方——冷香丸,还为宝钗提供了所谓八字吉谶,要她“必须錾在金器上”(见第8回),并强调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见第28回)。——又分明表露出对宝钗未来情感与姻缘的一种热烈的期许。而事实上,宝钗一家也几乎完全接受了这个和尚的忠告。我们看到,宝钗一直服用冷香丸,佩带錾有八字吉谶的金锁,直到她进入大观园之后!——一个是必须从小化她出家,或者外姓亲友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否则,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一个却是“先天壮,不相干”(第7回,癞头和尚语),不仅不需要回避外姓亲友,那癞头和尚还主动地在她的外姓亲友中,为她指定了将来婚嫁的对象。钗、黛的病,以及癞僧对她们的态度,竟是这样全然相反。 (黛玉为以眼泪还尽前缘,僧道二人阻止之,亦为常理。岂可妄以为作者之意?僧道二人所订者,不过安家保命之法,作者之意说,或有之而已,死人不可求问。后人自取其意罢了)木石前盟那么,所谓的“木石前盟”与所谓的“金玉良姻”,曹雪芹的“倾向性”究竟如何?到底哪一个是作者所要深切痛悔的,哪一个才是作者所要真心认同的?我想,即使是那些感觉比较迟钝的读者,也不难从中看出些门道来了。而说到作者的“倾向性”问题,过去,那些拥林派论者往往是喜欢抓住第36回,宝玉梦中的一句喊骂(即所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来大谈而特谈的。他们很希望以此来论证作者的“倾向性”在于“拥林”,即所谓“内木石而外金玉”是也。然而,如果真要仔细地推敲下去,以上这种所谓的“论证”,却不免会适得其反。其举出的这一个论据,恐怕倒恰恰证明了作者的“倾向性”,并不在于“拥林”,而在于“拥钗”,即所谓“内金玉而外木石”是也!或者说,作者对黛玉及其“木石前盟”的态度乃是似扬而实抑,对宝钗及其“金玉良姻”的态度乃是似抑而实扬!首先,所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可“和尚道士”又究竟是什么人呢?他们不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吗?小说第3回,黛玉说癞头和尚是“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而脂砚斋却立即针对这“疯疯癫癫”、“不经之谈”八字,批云:“是作书者自注!”(甲戌本第3侧批)试想,这“和尚道士”若不是曹雪芹自己的精神化身,他们那些“疯疯癫癫”,专讲“不经之谈”的言行,又何以会是“作书者自注”呢?而更进一步,这癞头和尚的“疯疯癫癫”、“不经之谈”,既然是“作书者自注”,那“和尚道士的话”,又究竟信得信不得呢?我们看到,在小说中被称为“和尚道士”的那一僧一道,正是联结书中前世与今生,幻境与现实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纽带。 (僧道所论者,乃是居家处世之法,宝玉之言确是人物心中直言。不论作者之意如何,宝玉之意已明。更何况借僧道之言举证作者心意为拥钗,不过是牵强附会而已)
王熙凤支持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木石前盟指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姻缘,金玉良缘指的则是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姻缘。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大管家,又是贾宝玉的表姐兼嫂子,她支持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呢?细细品味整部红楼,我们不难发现,王熙凤是支持木石前盟而非金玉良缘的,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贾母是凤姐靠山,凤姐支持木石前盟是很有必要的
王熙凤为何年纪轻轻就做到了贾府大管家这个重要位置上?除了她自身的优势之外,就是因为贾母对她的器重和赏识。在贾府,只要德高望重的贾母认为这个人行,这个人就肯定不会出错而且非常优秀,从冷子兴和周瑞家的对于王熙凤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来此言不虚。因此贾母就成为王熙凤最大的靠山,为了博得贾母的欢心,王熙凤可谓卯足了劲儿赞扬林妹妹关心林妹妹。
林妹妹初来贾府就露出端倪,凤姐把林黛玉夸出天际: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王熙凤对林黛玉嘘寒问暖,叫她不要想家,想吃什么玩什么尽管告诉她,婆子们不好了,也告诉她,王熙凤一边命人收拾房间,一边亲自为黛玉端茶递水,摆放精美果品。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孙子,他们结成木石前盟,王熙凤能不支持吗?
二.凤姐喜欢黛玉,排斥宝钗,赞同木石前盟,反对金玉良缘
我们仔细阅读分析原著,就不难发现,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爱恨分明的性情中人,凤姐性格中虽然有阴险泼辣的一面,但也大多数都是因为情势所迫;黛玉性格中虽然有尖酸刻薄的一面,也是和她的凄惨身世和成长环境有关,总的来说王熙凤对于林黛玉还是关怀备至的,比较贴心的,两人之间有经常互动的美好画面,经常毫无顾忌地开玩笑,这证明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相待的。
而对于薛宝钗,凤姐就很少与她有互动,更不会和她肆无忌惮地开玩笑,薛宝钗压根就瞧不起王熙凤没有文化,说出来的话都是世俗俚语,登不得大雅之堂。薛宝钗本来就比凤姐年纪小,还一口一个“凤丫头”称呼凤姐,丝毫不顾礼节,没有半点对王熙凤的尊重。
虽然书中夸奖薛宝钗肌肤盈润,举止娴雅,但她是守愚藏拙的,有很深的心机城府的,做事情目的性极强,不会和别人真正交心,对自己没利的事不会操心……所以王熙凤这样评价薛宝钗: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可见王熙凤不喜欢薛宝钗的人品和性格,也不会支持她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
三.最重要的是:支持木石前盟,能够保障凤姐的切身利益
如果凤姐支持木石前盟,能够保障凤姐的利益最大化。凤姐曾经对平儿说,林妹妹和宝玉两个人,一嫁一娶,根本用不到官中的钱。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促成木石前盟,只是用贾母的私房钱,就足够操办二人的婚事了,根本不用从库房里拿钱出来。贾府经济每况愈下,却仍然保持着大家族虚假的体面和排场,操办生日宴会,向上头送礼,红白喜事等等等等,哪一项不需要花钱?宫里的夏太监也屡次来贾府“打秋风”,王熙凤甚至当掉自己的金项圈来应付他。
贾府有朝一日真的到了后手不接、入不敷出的地步,为了筹到银子弥补亏空,贾琏做得更离谱,他让贾母的丫环鸳鸯偷贾母私藏的金银珠宝当掉以解燃眉之急。他说,暂且把老太太用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不上半月光景,我就把东西赎来交还,断不能叫姐姐落不是。
鸳鸯轻易说服不了,贾琏就让凤姐帮忙劝说鸳鸯,说服鸳鸯可以,但凤姐和平儿想要利益分成,结果夫妻俩就产生了争执。如果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合,贾府就又多了一项很大的支出,足够贾琏和凤姐头痛的了。况且,金玉良缘成功后,凤姐的地位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综上所述:王熙凤之所以支持木石前盟而非金玉良缘,不仅仅是因为她要讨贾母老太太的欢心,也不单纯的因为王熙凤喜欢并且欣赏林黛玉的才华和性格,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只有支持木石前盟让林黛玉顺顺当当嫁给贾宝玉,才能保障王熙凤的切身利益;而反观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却对王熙凤造成实实在在的弊端和威胁,如果薛宝钗做了贾府的宝二奶奶,王熙凤甚至连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都会朝不保夕,所以她很乐意支持木石前盟而不会支持金玉良缘。
贾政对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对于贾宝玉的婚姻大事,部分读者的关注点总是停留在贾母王夫人的“婆媳大战”上,却似乎完全忘记了荣国府“一把手”贾政老爷才是儿子贾宝玉婚姻大事真正的决策人。
贾政极孝顺贾母,因此贾母贾政母子就是贾府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心,在女性需要“三从四德”的封建时代王夫人和贾元春对于贾宝玉婚姻大事的愿望就只能是仅供参考而已。
在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贾母贾政很可能是抱着“宝黛姻缘”的强烈愿望的。然而林如海和已经过世的夫人贾敏却显然对贾府中这个出了名的“衔玉而生、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的贾宝玉做林家未来的女婿并无兴趣。
正因为如此,贾母派人派船几个月在扬州蹲守后,才接上了林家大小姐黛玉北上。贾政对林如海所托咐的林姑娘的家教老师贾雨村复职之事积极配合,见效迅速。
对于王夫人姐妹薛姨妈为女儿宝钗放出的“金玉良缘”的风声,贾母贾政是长久迟疑的,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元妃省亲”过后,薛家投靠借住在贾府已经三年多了,贾母这才想到了要为“稳重和平”的宝钗过第一次生日。
在林如海去世和“元妃省亲”之后,一方面林家过去拥有的社会资源已经伴随林如海去世迅速化为乌有了,另一方面贾府在修建大观园之后内部的财政空虚成为了主要问题。贾府对“宝黛姻缘”逐渐失去了兴趣,对“金玉良缘”的态度逐渐升温、此消彼长。
贾政在验收大观园时,对宝钗之后居住的蘅芜苑的评价,先是“无味得很”、后是“有趣,只是不大认识。”很有象征意义。“元妃省亲”之后,贾政看了四春和宝钗的灯谜感到忧虑烦心,正说明宝钗开始进入了贾政的视,而父母双亡的孤女黛玉命运不济却早已经是明摆着的现实。
到了元妃下旨力邀宝钗与众姐妹,即贾府的“四个女孩儿”三春黛玉入住大观园之后的第二年初春,薛姨妈在潇湘馆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正是贾薛两家对“金玉良缘”态度上的转折点。
薛姨妈同情宝黛的“苦情”,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宝钗将来不幸福,不愿意宝钗嫁给爱上别人的宝玉,所以薛姨妈实际上是在表态退出“金玉良缘”。
可是贾母对薛姨妈的表态并无回应,一直到抄检大观园宝钗乘机搬出大观园,王夫人凤姐还在挽留宝钗。从薛姨妈提出“保媒”到宝钗搬出大观园一年半的时间里贾府都毫无反应,说明贾母贾政已经放弃了对“宝黛姻缘”的意愿。
所以通行本后40回“黛死钗嫁”的安排是合理的,宝钗嫁给宝玉的时候很无奈、无语泪流,贾薛两家形势都很严峻,贾元春已经失宠多时了,最后贾薛两家不得不抱团取暖,此时的贾府那里还顾得上一个收养多年的孤女黛玉的内心感受如何呢?
封建包办婚姻本来就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未婚双方有无感情基础本来就不在考虑之列,相反婚前存在宝黛二人“儿女私情”的嫌疑会影响到整个贾府的声誉。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清虚观打醮之后宝玉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黛玉在元宵节家宴上当众给宝玉“喂酒”,“紫鹃试玉”黛玉病宝玉发痴,宝黛二人为争取“自由爱情”所做出的这些“逼宫”行动,这些学着《西厢记》、《牡丹亭》的男女主角誓要将“生米煮成熟饭”的表态,反正更加促进了贾母贾政王夫人封建家长们一定要扼杀宝黛之间“儿女私情”嫌疑的决心。
王夫人撵走勾引坏了宝玉的“母婢”金钏儿,贾政痛打惹是生非搞基友逗戏子“调戏母婢”的宝玉,元宵节贾母的“掰谎”痛斥“私情”就是犯了王法的“贼情”,就是封建家长们对“追求自由爱情”的宝黛二人的一致行动、集体镇压。
部分读者只看到宝玉挨打,贾母教训贾政时,贾政的跪服和孝顺。却严重㡳诂了,贾母贾政母子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宝玉挨打之后贾母贾政母子二人相互勾通商议统一决策的实质,贾母贾政母子二人才是荣国府真正关系紧密不可动摇的、相互勾通统一行动的权力核心。
金玉良缘,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
金玉良缘
《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也暗示他们两个婚姻的渊源。所以黛玉还为这个金玉良缘总是耿耿于怀。
现在的“金玉良缘”作为成语应用。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用来借指姻缘前世注定的说法。 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木石前盟
预示着宝玉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
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偶得机缘,聆听仙曲,其中《终身误》中前两句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宝玉梦呓中的“金玉姻缘”指什么?“木石姻缘”又是指什么?_百度知 ...
因为她喜欢宝玉,宝玉说“木石前盟”是指他和黛玉,而“金玉良缘”则是指宝钗和宝玉。所以宝钗怔了,她没想到宝玉对黛玉这么执着
木石姻缘是什么意思
出自红楼梦第02回:青埂峰故知倾肺腑 绛珠宫慧婢话悲欢
宝玉在青埂峰与湘莲静修,某日2人偷偷到松树林游玩,湘莲道:我听说你娶了亲,中了举人。如何又出家呢?问得宝玉心中十分难过!歇了半晌,才答道:你以为娶亲是我愿意的么?都是家里他们闹的,也坑死了一个人呢!湘莲恍然有悟道:我这才明白了。从前师父说过什么金玉姻缘,又是什么木石因缘,大概就指的这件事。究竟金玉姻缘是指谁?木石因缘又指的是谁呢?
木石因缘,指的宝玉和黛玉的前世因缘,在前世,宝玉是奇石,黛玉是仙草,二人能在一起是前世结下的姻缘.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欣赏的是木石因缘,拒斥的是金玉良缘,即宝钗与宝玉的所谓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